文章类型:党建动态 发布时间:2025-02-25
党建引领,筑牢立法服务根基
"立治有体,施治有序;法非从天下,非从地出,发于人间,合乎人心而已。"在宁夏法治建设的征程中,大成(银川)律师事务所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以党建促所建,以所建促业务,形成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在立法服务工作中,我所党员律师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深度参与立法服务,将“良法善治”的理念融入地方立法的制定和完善过程中,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确保立法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党建赋能,提升立法服务质效
2012年,自高凤江担任本律所主任后又兼任党支部书记,律所党支部在高凤江书记的带领下积极探索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新路径,通过创新团队协调配合机制、优化工作流程等措施,不断提升立法法律服务的质效,切实律所建设融入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中。一方面,组织党员律师深入基层调研,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确保立法工作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另一方面,鼓励党员律师积极参与立法研讨活动,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地方立法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
在高凤江书记的带领下,律所立法业务从业律师从最初的两三人发展到现在的10余人。其中,王涛、王志洲和王杰三位律师经过多年锤炼,成为能独当一面的立法项目负责人。这支以党员律师为核心的立法团队,将党建"红色引擎"转化为立法动能,通过创新立法服务机制、破解治理难题,累计完成近20部自治区地方性法规起草和修订任务,成为全区律师行业以高质量立法服务地方治理现代化的示范典型。
2025年2月24日,《宁夏法治报》以《矢志不渝,将“良法善治”融入地方法规——北京大成(银川)律师事务所持续聚焦立法服务助力地方治理》为题,整版篇幅对律所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进行报道,对律所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努力打造一支信念坚定、业务精湛、敢打硬仗的的立法服务团队的做法给与充分肯定。
附:《宁夏法治报》专版文章
矢志不渝,将 “良法善治” 融入地方法规
—— 北京大成(银川)律师事务所持续聚焦立法服务助力地方治理
古人云:“志不达者,智不达”“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宁夏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律师行业蓬勃发展,北京大成(银川)律师事务所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努力打造一支信念坚定、业务精湛、敢打硬仗的立法服务律师团队。自2011年以来,律所受托承担并完成了近20部自治区地方性法规草案的起草和修改任务,在全区律师行业中成为以良法善治助力依法治区的“翘楚”。
悉心“传帮带”,打造一支高素质立法服务团队
银川市金凤区德丰大厦高高耸立,走进25楼的北京大成(银川)律师事务所大厅,右侧墙上两块自治区人大、银川市人大分别授予的“基层立法联系点”牌匾光洁明亮、引人瞩目,这是该律所的荣誉标志,反映的是实力,凝聚的是汗水,闪光的是精神。
立法工作标准高、要求严、时间跨度长且工作量大,堪称律师业务中的“天花板”。从2011年参与起草的第一部《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教育条例》,到2024年11月自治区人大审议通过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国土空间规划条例》、12月上旬颁布的《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的修订完成,该律所10多年以来接受地方性法规起草部门委托,成功完成了近20部地方法规的起草与修改任务。这一斐然成绩的背后,是高凤江主任带领团队律师持之以恒地参与立法工作的执着与坚守。
那是2010年的春天,年轻的高凤江律师在翻阅《宁夏法治报》时,被一则报道自治区人大拟推进委托第三方参与立法,促进立法更加公正的短消息所吸引。他迅速行动,前往自治区人大法工委了解立法规划信息,接着又到当时的自治区环境保护厅(现生态环境厅)主动提出无偿协助起草列入立法计划的《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教育条例》并得到同意,经过一番努力成功完成任务,从而迈出了立法服务的关键一步。此后的10多年里,高凤江律师活跃在自治区人大、自治区政府组织的各类立法会议与调研活动中。尽管自身业务繁忙,但他始终优先参加这类活动并积极建言献策。随着对立法程序与要求的日益熟悉,高凤江律师逐渐在立法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连续三届被自治区人大法制委员会聘为“立法咨询专家委员会”成员。
立法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团队的协作。高凤江在2012年成为本律所主任后兼任党支部书记,坚持抓党建带队伍促业务,通过面对面指导、加强培训、压担子等多种方式培育人才,带动一批年轻的党员律师敢挑重担,勇于担当。在他的引领下,律所立法业务从最初他带着两三人参与,到现在打造了一支10余人的年轻立法服务团队。其中,涌现出了王涛、王志洲和王杰三位能独当一面的“立法项目负责人”。
立法工作价值崇高,但过程繁琐、艰难且回报低。每当团队律师有人想打退堂鼓时,高凤江主任总是耐心地劝导:“作为律师你都能够立法了,你还怕具体业务干不好吗?”“立法工作能充分锻炼律师各方面的能力,能把立法工作干好的律师,都是好律师!”……团队中的一位年轻律师由衷地说:“高主任不仅是律所的主任,也是我们人生的导师。”
践行立法原则要求,确保严谨科学高质量
走进北京大成(银川)律师事务所的立法联系点办公室,立法资料档案柜中整齐地放满了年代不同、封面色彩不同的立法资料盒,见证着他们的成绩与贡献,辛勤与汗水。
立法分为起草单位起草、政府审核与人大审议三个阶段。多年来,北京大成(银川)律师事务所作为第三方受托参与立法,坚持认真落实“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与依法立法”的要求,将其贯穿于每一部受托负责起草、修改的地方性法规中。
广泛搜集资料,做到依法立法。律所在接受每部法规的起草或修改任务后,会从国家规定、外省规定、宁夏规定三个层面,穷尽相关规定整理合订成一本《资料汇编》。在完成每一次立法项目任务前,律师团队会制定一本厚厚的《立法指引》,以表格形式严谨地列出每个条款的内容及对应的上位法。所借鉴外省的立法,从而充分体现“依法立法”的原则。在立法论证会等场合,当与会代表对某个法条提出疑问时,团队律师能及时依据资料讲道理作解释。
调研倾听民意,坚持民主立法。在受托起草或修改每一部地方法规时,北京大成(银川)律师事务所绝不“闭门造车”,团队律师坚持下基层调研了解行业发展规律及存在的问题,并利用“基层立法联系点”平台向各领域的专家、群众广泛征求意见,倾听各方利益诉求,将合理建议吸收进法规。例如,在修订《宁夏回族自治区奶产业发展条例》时,除召开立法座谈会外,还专门组织奶牛养殖场与乳品厂负责人开展“背靠背”座谈,让双方坦诚发表意见和建议。
集体反复“磨稿”,保证立法质量。每次参与地方法规起草或修改任务,律所立法服务律师团队以坚持科学、民主、依法立法为宗旨,在起草部门起草、政府审核及人大审议阶段,不论哪个阶段都要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有时还邀请相关专家到律所指导。在各阶段听取参会人员意见后及时修改初稿,然后进入先个人、后集体的“磨稿”阶段。由团队成员对草案逐条提意见修改,关键节点加班加点甚至连续熬通宵。对法规调整的社会关系和法律关系是否把握准确、对该采纳的意见有无遗漏、内在逻辑是否顺畅、条文个别地方表述是否恰当等,反复进行逐条、逐字甚至逐标点符号的勘酌、修改。
回顾过去参与立法的经历,高凤江主任情不自禁地感慨道:“我们受托起草的每部地方性法规,修改都不下一百次。”
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凸显立法价值亮点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每次接到地方法规的起草、修改任务时,高凤江主任就会组织团队对整部法律涉及的各种利益关系、法律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认真分析,在办公室电脑前、律所电子大屏幕前逐条讨论、修改。随着参与立法工作实践的增加,团队律师的立法服务能力、与相关立法部门打交道的协调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立法工作不仅是技术活,更具有实用性。聚焦社会让每部地方法规都能解决实际问题,促进社会管理与地方发展,是北京大成(银川)律师事务所立法服务团队的不懈追求。
攻克法规制定难点。在地方性法规起草中,团队律师经常结合现实调研问题,攻克诸多难题。例如,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修订时,确定“宁东管委会对环保的执法权”是难点,争议较大。宁东管委会虽有管理权力但无执法权,面对200多家排污企业,加强环保管理迫在眉睫。律师团队建议通过立法赋予其执法权,经反复研讨协调,最终通过人大审议,为宁东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
创新立法思维亮点。团队律师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的制定中,为平衡治污与经济发展,将推广共享交通工具写入法规,在全国尚属首例;明确县级以上政府在极端污染天气组织错峰生产的权力,增强了法规的可操作性。修订《宁夏回族自治区国土空间规划条例》时,团队律师针对同一片土地上“多规合一”涉及多项法律“打架”的现象,认真梳理与国土空间规划相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以“土地”为蓝本统一空间规划,避免法律相互冲突。
维护公平公正原则。对待每一项受托起草或修改的地方法规,高凤江主任及团队都会思考内容是否符合公平正义的要求。在修订《宁夏回族自治区奶产业发展条例》时,团队律师聚焦解决盲目发展、生鲜乳成本倒挂、生鲜乳交易秩序混乱等问题,明确买卖双方权利义务,提出第三方检测制度要求,平衡各方利益,体现立法公平公正。
助力地方法治建设,彰显律师力量与担当
“十年磨一剑”,今日把示君。在北京大成(银川)律师事务所明亮的大厅,10多块展板图文并茂,全程展示12年来该律所坚持参与宁夏地方立法的闪光足迹与贡献作为,一批批前来参观学习的群众、团体无不充满敬意。
北京大成(银川)律师事务所的律师们用智慧与汗水,为宁夏的法治建设书写了壮丽的篇章。
律师作为独立第三方参与立法,有利于站在客观公正立场,平衡各方权利义务、责任与利益,能有效避免过去“法律部门化,部门利益法律化”的现象,实现良法善治。
律所参与立法服务工作量大,且回报明显不如办理民商业务。10多年以来,北京大成(银川)律师事务所立法服务律师团队不惧困难与挑战,不计名利与所得,将参与地方立法当成“事业”进行到底,到底图的是什么呢?
在该所主任高凤江眼里,律师作为依法治国的一支重要力量,拥有专业优势,参与立法工作价值崇高、使命光荣。律师受托参与立法工作,不仅可以锻炼律师的综合能力,提升律所的品牌价值,更重要的是履行社会责任,体现律师对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治区的价值与贡献。